四川先锋网
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

“小地方”建“大粮仓”——南充市高坪区推进乡村振兴一瞥

更新时间:2022-12-01 浏览量:

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。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民以食为天,人民群众吃饭的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,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’//的重要物质保证。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,把提高农业综合业务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
 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是川东北的一个城郊融合区,幅员面积806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仅为45.6万亩,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生产,大力破解“藏粮于地、解决种哪里;藏粮于技、解决怎么种;藏粮于人、解决谁来种”的难题,2022年种植粮油作物达70.53万亩,总产达25.58万吨,把“小地方”建成”大粮仓”,真正实现了把“饭碗”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今年南充市高坪区农业农村局荣获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集体。


(高标准农田建设)

 
  抓牢命根子,将“小耕地”改为“大粮田”
  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,耕地是粮食生产的“命根子”,抓住“命根子”是破解“藏粮于地,粮食种哪里”的基础所在。
  低产田高产田”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按照因地制宜、协调配套原则,坚持能排能灌、旱涝保收、宜机作业标准,地方政府按照1:1配套保障资金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。以会龙镇为例,2022年在会龙镇梨园寺村、石门楼村等7个村投资3500万元,田型调整4844亩,土壤改良7000亩,整治山坪塘14口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800亩,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1.72万亩。高坪区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达38.67万亩,全部用于粮油生产。

(会龙镇撂荒地整治)
  变“撂荒地”为“产粮地”,根治撂荒地是解决粮食种植扩面的根本所在,“这是我种植的第一年,高粱长得不错,籽粒饱满,穗大。我这800亩地亩产为800斤左右,产值预估有100万。”长乐镇锦屏村昔日的撂荒地变成如今风起翻红浪的丰收地,种植户贺长江说道。高坪区今年共完成撂荒地整治1.96万亩,治理率达100%,其中撂荒地复耕种植大豆面积达0.5万亩,水稻0.58万亩,玉米0.35万亩,其他粮油作物0.53万亩,粮食扩面成效显著。
  变“非农非粮地”为“种粮地”,高坪区以“保耕地、促发展”为落脚点,对于2021年以来违规占用的基本农田,用于种植苗木、草皮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植物的,在确保农民、企业、新型经营主体,尽量不受或者少受经济损失的前提下,将被占用的耕地转化为种粮地,以胜观镇广福寺村为例,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将1100多亩经济效益低的花椒林地,进行有序腾退恢复推广种植大豆,大大提升了耕地产出效益。2022年全年粮食产量同比上年增长3.17%,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显著提升。

(青居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)

  优化产业链,以“小标准”催生“大效益”
  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、生态优先为导向,抓住“小标准”是破解“藏粮于技、粮食怎么种”的关键所在。
  向优良品种要效益,选取稳产、高产、优质、低消耗、抗逆性强、适应性好、经济效益高的品种。四川效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明胜说,在长乐镇锦屏村主要种植瀚青5号、青稞洋、冀酿1号高粱品种,高度1.25米到1.5米,属矮种高粱,具有抗倒伏、产量高的优势,产出的高粱颗粒饱满、坚实,是酿制郎酒、江小白等白酒的上等原粮,实现了生产增收增效。
  向科学技术要效益,推行全区建示范片、乡镇建示范点方式,集中展示水稻机械直播等内容,采取示范引导现场观摩、技术交流、专家指导等方式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,促进全区粮食生产提质增效。高坪区青居镇柑子园中坝萝卜基地业主王成2021年在青居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推荐下到黑龙江省学习、考察了卫星导航“种地”技术。今年年初,王成自己购买了一台装载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精良播种机。“只需在操作屏上设置好相关参数,导航系统就能自动定位规划路线,自动行走和播种,而驾驶员只需要控制好机械行驶的速度和播种密度。”王成说,这里有800多亩“玉豆复合”套种,以前的机器翻耕、播种、施肥等分开进行,这个播种机器都能一次性完成,非常省事。

(无人机田间施肥作业)
  向高效模式要效益,为激发内生动力,实现粮食提质增效,高坪区坚持产业共谋,推进资源整合要素集聚。通过“粮+油”轮作、“粮+经”套种、“粮+鱼”混种模式等多种途径,让“闲田”变“忙田”。大力发展稻-麦轮作两季田两熟制,麦-苕旱地新两熟制、旱山村“水改旱”模式等种植结构调整,优化种植茬口衔接,抓好麦//菜-玉//苕(豆)“双三尺、双六尺”四熟制,提高复种指数,扩大播种面积,增加粮油产量。通过机械化耕整田、播种、移栽、田间管理、收获实现由传统耕作模式向全程机械化耕作转变,现全区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4个,各型农机具2538台(套),综合机械化率达66%。通过先进耕作增加粮食500多吨,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显著提升。长乐镇丁家庙村干部阳章友说:“冬季种油菜,开春收菜籽;夏季种水稻,秋天收稻谷;一年四季都有活干,收入一年比一年多。”长乐镇探索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,并在螺溪河蔬菜种植基地种植了500余亩。长乐镇螺溪河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赵培介绍,“尝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来的丰收硕果,今年我们尝试缩小种植株距,通过对基地采光、温度、湿度等控制,让作物增产。”赵培说,今年玉米净产超 1200斤,大豆超400斤。
 
(植保站技术指导虫口夺粮)

  引育支撑力,集“小力量”挥舞“大拳头”
  始终坚持乡村振兴,产业是基础,人才是关键。抓住“支撑力”是破解“藏粮于人,粮食谁来种”的根本所在。
  充分发挥组织支撑力,高坪区坚持顶层设计、强化高位推动,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重农抓粮的主体责任,坚持主要领导主抓、分管领导具体抓、县级领导联片抓,行业部门督导抓。细化粮食生产任务,实行月督导、季通报、半年分析、年度考评。坚持层层压实责任,强化一线推动,引导百姓种粮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一方面带领村民积极参与种粮,一方面调动本地种粮大户扩面种植,一方面招引涉农企业。村干部姚扬说:“我作为一名村干部,一名党员、一名种植大户,看到村上土地那么多,缺乏劳动力,我应该主动作为带领大家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,动员在外的务工人员回乡投身到农业生产中。以后我还要引领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农业大军队伍中。”
  充分发挥政策支撑,出台了《南充市高坪区乡村振兴“633”行动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》、《南充市高坪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办法》,印发了《南充市高坪区支持脱贫群众发展种养殖增收扶、持办法》等政策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生产。高坪区依托奖补扶持政策进一步激发农业生产主体活力,助力企业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促研发、强内功、稳预期、提信心。高坪区统筹了共236个项目,投入资金13564.69万元,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。
  充分发挥人才支撑力,通过政策引导、优化服务、创新机制等多种举措,大力推进农科教、产学研结合,与四川省农科院、西南大学、南充职院等开展院企、校企合作,进行技术创新、模式创新。建成专家工作站1个,柔性引进各类专家32名,建成教学实践基地5个,合作实施科研项目6个,实现了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设备、新模式“五新”共享。引进了省级龙头企业11家,市级龙头企业33家。全区共培育家庭农场1161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528家,100亩以上规模种粮主体有65家,规模经营面积达2.7万亩。采取“合作社+村集体经济+农户”分包经营的模式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,探索中实现了企业与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户生产互助互利,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户共赢。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,因产制宜精准匹配人才,全方位提升农技人员的知识技能,仅2022年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248余人。促进企业与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户生产互助互利。目前,已建成国家级农业示范合作社3个、省级示范合作社15个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4个。(文/雷佳)
(佛手林套种玉米丰收)

文章来源: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:

上一篇:蒲江县天府农创园:改革创新增实效 聚势赋能促发展

下一篇:树牢上游意识 扛起上游责任 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